2025年的迷你主机市场,绕不开的两个话题:外接电源和Mac Mini,绕过生态对比机型肯定有不合理的地方,但是,加一个内置适配器,对有研发能力的迷你主机厂商来说,肯定不难,这不铭凡就拿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,内置电源/外放/读卡器的大满贯接口主机-铭凡 X1 Pro HX370版。

这次采用了牛皮纸的单色设计。

一边印有主要卖点,内置的19V电源,双扬声器,降噪麦克风,双通道内存,3 M.2接口等等。

3C标识贴在一次性封口边上,我这次拿到的是64G+1TB的版本,自营国补之后是5470元左右,还是有个32G+1TB的版本,国补之后4770左右,中间存在700的差价,按照目前英睿达单条32G 5600 SODIMM ¥649的价格来看,铭凡这方面还是比较厚道的。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选购。国补确实太香啦。

打开包裹机身的纤维布套,和配件一块合个影,此次除了VESA/HDMI/说明书在外,还包含一根电源线,一个竖置底座,两个M.2散热片,铭凡这散热狂魔,真是用心。

机身顶盖采用压铸式的铝合金材质。

除了Minisforum的LOGO之外,就仅在左下角设置了一个指纹解锁,但是并不承担开关的功能,开关还是在前面板上。

前面板上除了开关,还包含两侧的降噪拾音麦克风,两个10G的A口、一个40G USB 4 C口和一个3.5融合音频口和微软Copilot的快捷键,目前点按在windows11下会弹出“windows搜索”,感觉微软的巨额投入算是打了水漂。

底部的塑料材质底盖采用了黑色,和顶盖有比较明显的撞色设计,还是比较耐看的。

右侧有一个SD卡读卡器,实测USB2.0速率,做个应急可以,难堪大用。

背部接口上,除了直插电源接口外,依次是USB 2.0 A口、Oculink接口、USB4 C口、DP 2.0口和HDMI 2.1 FRL接口。HDMI也有出头的日子啦!

还有令人血脉喷张的两个2.5G接口。

搭配支架使用,还可以进一步节省桌面空间。整个机型在尺寸上大约和MS01相当,尺寸来到了195mm x 195mm x 47.5mm,在集显迷你主机当中,都属于是大家伙。

底盖的四周有4个塑料脚垫,抬升之后,给中部的蜂巢状散热孔留出进风通道。

Ryzen AI 9 HX + Radeon Graphics,想当年,APU基本是当时AMD唯一正面的声量,厚积薄发,情况突然就两极反转了。

拧下包含隐藏垫下的一颗共5颗螺丝拨下卡扣就可以打开底盖。兼具结构性、屏蔽、美观的内壳初现芳容。

仔细看能看出两侧结构,右侧和左下部分采用螺丝锁止,左上实际是最好了封闭的CPU散热部分。鹦鹉螺状的散热规模超大。

左下是一对双声道的外放喇叭,咨询了一下,是一对2W的配置,属于是听个响的范畴。

拧下螺丝就能看到喇叭和内置的电源通过排线与主板相连。

摘下排线,能看到19V 7.1A的135W的电源,方案提供同样是来自老朋友-航嘉,还配上了主动散热配合降温。

X1 Pro的主板也就此现身,内置电源设计加大了机身的尺寸,主板面积也就随之加大,因此主板也采用了单面设计。

内存是两条镁光的32G DDR5-5600 SODIMM 1.1V CL46,X1 Pro也是目前市面上比较少见的可以使用SODIMM内存的HX370机型,相较使用LPDDR5板载内存,SODIMM可以按需更换给了消费者更大的选择权,厂商也不用为匹配SKU预产不同的型号。

网卡采用的是MT7925B,联发科支持WIFI7的最新型号。

除了预装了1TB硬盘的PCIE 4.0 x4接口外,还有一个PCIE 4.0 x4和一个PCIE 4.0 x1速率的M.2接口,3个2280长度的M.2接口过去只有MS01这种迷你工作站上面才有。SSD2位置放一条仓库盘,美滋滋。

两个2.5G网口采用的都是瑞昱RTL8125BG的方案。

负责解决CPU散热问题的散热模组安置在右下方。

散热器采用了黑化的两根铜热管+散热片的方案,同事可以压住供电模块,提升稳定性。

风扇是PEAK的12V 0.5A DC扇。偏置于一侧。

开箱也就进行到这里。还要介绍一下配件,铭凡的DEG1 Oculink扩展坞。

配备了电源线、显卡固定和必要的螺丝

全金属的外壳,包含了电源24Pin和PCIE x16的接口,在一侧配置了开关。

另一侧是Oculink接口,整体上来说,Oculink还是比较简单的,可以视作是PCIE x4速率的物理连接,不支持热插拔之外,速率上是要远远优于当下主流的雷电4的。也逐渐成为当下Mini主机的标配接口,毕竟PCIE 4.0 x4的作用可不只限于外接显卡。

比较“软肋”的地方就在于Oculink线材的接口寿命比较低,如果频繁插拔,后期可能需要及时更换。

为了测试游戏性能,我准备了一张蓝宝石PURE RX9070,

选它主要原因除了其颜值之外,RX9070作为新的入门级4K卡,在16G显存的加持下,可以说爆杀同级竞争对手,配上PCIE 4.0 x4的通道速度,再感受一下他的性能。

蓝宝石特色的两大一小风扇,按照蓝宝石的说法,这样的设计更有利于带离热量。

散热器的外观设计上还是比较低调的,仅有SAPPHIRE一块ARGB透窗,可以通过附带的5V ARGB接针使用主板厂商自带软件调控。

整体设计上RX9070系列的PCB大小设计比较保守,这也和目前显卡制程越来越先进有关,采用双8Pin供电,背板上有PURE字样。

散热器尾端采用镂空设计,方便第三个风扇吹透,帮助流量更好排出。PCB尾端有上面提到的ARGB外接针。

三槽设计,2、3挡板也做了提升空气流动的镂空设计,能看到蜿蜒的热管和庞大的散热器。视频接口上,2 x HDMI + 2 x DP,非常合理。

尾端则是做了封闭设计,这也基本是目前散热设计的基本盘。

实际上机当中,我对X1PRO唯一的意见就是:能不能把蓝灯换成白的?

质感上还是非常优秀的,当然,性能也同样优秀,后面我会提到。

PURE这个散热方案的噪音真的不高,蓝宝石作为AMD的老伙计,真的有两把刷子,外置显卡坞防异物和防泼溅是重点。

SAPPHIRE这个与其说是信仰灯,不如说是氛围灯。颜值也是非常不错



介绍完了配置,性能测试:
HWINFO

CPU-Z

AIDA64单烤FPU,铭凡保持了自己在这方面的文件表现,在30厘米处噪音不足42db的情况下,10分钟,全程维持在65W以上,Zen5核心主频3.9GHz。

R23,23459/1981

R24,1284/116

7-Zip 120012

在计算性能方面,可以说HX370作为Strix Point Zen5+Zen5C“大小核”首发产品,展现出了强大的计算实力,同时,在铭凡散热的加持下,可以说是又强又静,这组性能释放看起来还是过分保守了。搞个85W应该没问题,要知道我的天选14都上了80W+。
V-Ray Benchmark CPU 25122

PCMARK 10 Extended 7140

负担平时的办公娱乐没有任何问题,甚至可以兼顾一些简单的视频编辑、剪辑工作。
内存测试:

GPGPU:

硬盘测试:


硬盘是英睿达的P3 Plus,读写都是在5000MB/s左右的中等水平
3DMARK测试
CPU Profile

Time Spy

Fire Strike

集显专项测试:Night Raid

游戏测试
游戏测试上简单测试了CS2和黑猴
CS2 1080P FPS Benchmark 预设低画质 Avg=176.5 P1=104.1

悟空 1080P 预设低画质 FSR 超采 开启帧生成 50 113帧、最低90帧。

1080P 预设低画质 FSR 超采 关闭帧生成 50 75帧、最低58帧。

游戏方面的表现相较于Radeon 780M横空出世时的惊艳,让人感觉有一丝平淡,性能上有了一些提升,在帧数和分数的跑分上体现都很明显。
作为AI系列的产品,怎么可能不AI呢?值得注意的是,HX370的出厂显存预设为2GB,不进入BIOS也可以在AMD驱动的“性能”-“调整”中修改,64G除预留内存外,最大可以调整为48G,重启生效。


GPU和内存的平衡更有助于大模型读取的效果
从Procyon AI Text Generation Benchmark测试当中就能够看出
8G显存:

48G显存:

效果略有提升。
最近AMD在AI方面还是有不少好消息,Amuse迎来了大版本升级;目前最新版本是Amuse 3.0.1,已经开始支持低质量的6秒内文生视频。未来肯定是越来越好。

目前XDNA超分的这部分全部是NPU在负责,希望能尽快落地更方便的超分图像处理软件,更好的把NPU利用起来。

DeepSeek,使用LM Studio可以说是目前最方便的部署形式,除了下载模型连通性的问题之外,7B和14B的模型都有着不错的表现。

7B在“仿写一个类似红鲤鱼与绿鲤鱼与驴的绕口令”的问题中,大概有14.59tok/s。

14B的模型也有4.57tok/s,甚至出现了让我意外的优质回答,还是很不错的。

使用DEG-1扩展坞挂载Radeon RX9070的效果也是非常出色。

PCIE 带宽测试测得7.21GB/s

3DMARK 各项成绩当中的Graphic Score相较X16损失微乎其微





FSR专项测试还停留在FSR2上,时代变了!大人!

室温21度作用的情况下,烤鸡温度52度,热点70度,显存85度,都在可接受范围内。

游戏测试就直接拉到4K!
赛博朋克2077,4K超级,FSR2.1

赛博朋克2077,4K超级,FSR3

赛博朋克2077,4K超级,FSR3,帧生成

赛博朋克2077,4K光追超级,FSR2.1

赛博朋克2077,4K光追超级,FSR3

赛博朋克2077,4K光追超级,FSR3,帧生成

爽玩4K 60帧么得任何问题。
悟空 4K,50,超高,FSR,帧生成

怪物猎人,4K,极高,FSR 4

怪物猎人,4K,极高,FSR 4,帧生成

FSR4,你要加油啊!
用了RX9070,那Amuse的玩法肯定就更多了。这里推荐“Dreamshaper Lighting”模型好玩的很!

放两个对比就容易理解了。
这是SDXL-Turbo的打伞皮卡丘

这是Dreamshaper Lighting的打伞皮卡丘

这是SDXL-Turbo的克苏鲁金克斯

这是Dreamshaper Lighting的克苏鲁金克斯。

还有图生图、底稿生图、短视频生成等多种多样的玩法,Amuse的成长也真是越来越快,AMD全家桶的生态也是越来越好了。后期Strix Point、和RX9000系再支持ROMc,还不起飞了啊!
总结:
随着迷你主机的发展,特别是在近几年的提速,迷你主机早就已经和笔记本走上了不同的道路,实现了不同的赋能,而类似X1Pro这种全能表现,更是能够适应更多的使用场景。尤其是Radeon890配上三个硬盘位,简直是随身剪辑工作站啊,看来它能挖掘的潜力还是非常大的,有待玩家贴合自身的需要去选择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全球主机资源网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expobonomi.com/3619.html